时间:2025-01-12 19:21:02 出处:百科阅读(143)
市民声音:
“有些水果比肉还贵”
近日,疯狂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水果价格涨得太高。果水果涨
“3月底才6元多一斤的价调j9香梨,现在突然涨到了7.9元一斤,疯狂还是果水果涨超市打特价后的价格。”市民刘婆婆说,价调她本来打算买点水果,疯狂但看到香梨涨价涨得这么多,果水果涨只得放弃了。价调
在市区一水果摊前,疯狂市民蒋琪正在挑选香蕉。果水果涨“去年卖3元多一斤的价调香蕉,现在卖到5元多一斤了。疯狂平均下来,果水果涨一根香蕉要2元至3元了,价调这还是水果中价格便宜的了。”蒋琪说,j9“才出来的樱桃要30多元一斤。”
在我市的几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正在挑选水果的市民寥寥无几,偶尔有被水果光鲜的颜色和亮丽的外表吸引的市民,看到水果的价格后,也打起了退堂鼓,往日水果区繁荣的景象已不再。
大四学生雷晓娟感慨地说:“大二的时候苹果3元一斤,大三变成4.5元一斤,而现在直接涨到了7元一斤。”
市区一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果涨价后,他们的生意差了很多。“我们也很无奈,进价涨了,我们的卖价自然要涨,但是从年初到现在,这价涨得我们都无法接受了。”
在超市的物价牌上,明确写着涨价后水果价格:枇杷20元/500g,桑葚13元/500g,香水菠萝6.5元/500g……
“不只是外地水果涨价,雅安本地水果也涨价了,比如雅安本地的柑橘每斤进价涨了一元左右。”一位姓王的水果摊主说,现在市面上,雅安本地最便宜的柑橘每斤要卖3元多。
有市民戏言:“水果价格比肉还贵,以后天天吃肉算了。”
记者调查:
梨类涨幅高达100%
一时间,全国都兴起了一股水果涨价的热潮。记者随后走访了雅安市各个大型超市、水果店、水果批发市场,发现大量水果也有涨价。圣女果去年同期才2.5元左右一斤,今年涨到了5元一斤,香梨的价格更是涨了一倍,达到8元一斤。高涨的价格让很多嘴馋的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只能由往年的“解嘴馋”改为“饱眼福”了。
“水果中的苹果价格涨幅较小。”市区一位水果批发商说,“水果贵了,买的人也就少了很多。”
水果的价格一路“狂飙”,但一个普通市民的工资是否与飞涨的物价同步呢?市民王博在雅安某家饭馆打工,从2008年到2011年的月工资分别为7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涨幅分别为:4.3%,25%,20%。而某水果店老板廖某向记者提供了从2008年到2011年消费者购买红富士苹果每斤的价格:3.5元、4元、5元、7.5元。涨幅分别为:14.3%,25%,50%。
“水果价格涨得比工资快多了。”王博说。
多种因素导致涨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果如此“疯狂”涨价?
“我们的水果一般从成都进货,最近油价涨了,我们的运费也涨了一大截。水果自然要贵些。” 一位水果商贩告诉记者。
据悉,水果涨价主要是由化肥、农药、劳动力、运费等成本上涨以及水果主产区受灾后减产所致。如:原来3元多一斤的海南香蕉,由于今年海南持续低温,香蕉产量下降,导致海南香蕉价格猛涨到接近6元一斤。
“去年的劳动力费用为50元每天,今年70元一天都还找不到人帮你摘水果。”汉源县安乐乡红岩村党支部书记华锦说。
虽然本地水果所承担的运费少,但农药、化肥、劳动力的涨价对本地水果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涨价的背后:
谁在受益?
水果的涨价让消费者连连叫苦,有些消费者试图通过少买少吃来面对这场水果涨价狂潮。
“以前每天必吃一根香蕉,现在两三天才吃一根了。”市民贺霞表示,看到今年樱桃的价格后,她不打算买来尝鲜了。
水果零售商们称自己备受涨价的打击。“现在都不敢多进货,虽然每天卖水果的钱多了,但除去进价后,赚得少了。”一位水果零售商贩对记者说,“利润大概减少了30%。”
“以前每天赚一百元,现在就只能赚50元左右了。”水果批发商曾老板指着几家关闭的水果店铺说,“你看,那几家水果店直接不进货了,涨价后,好多批发商都亏了。”
零售商、批发商个个都“倒苦水”,那涨价的背后谁在受益?
汉源县安乐乡盛产黄果柑。该乡红岩村党支部书记华锦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水果涨价前后收入对比数据。涨价前,一亩地产晚熟黄果柑6000斤至10000斤,卖给收购商的价格平均为每斤1.4元,除去化肥、农药、劳工费等4000元,一亩地果农有4400元至10000元的收入。涨价后,化肥、农药、劳工费等需要5000元,收购商出的平均价为每斤2元,最后果农能赚得的钱有7000元至15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涨价后,果农取得的利润每斤不到0.6元。
“虽然我们是比以前收入好点了,但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消费者最终买到的水果涨的价远不止这点。”华锦说。
川农大农业经济专业的高淑桃老师认为,要弄清楚谁受益最大,还得对涨价的全过程进行调查,不能贸然断定是果农或者中间商赚了钱。
“一般情况来说,价格涨了,中间商最赚钱,农民分到的只是‘一杯羹’的小部分。”高淑桃说,“但最终,消费者买相同的水果,还得多掏钱。”
实习生 罗传华
上一篇: 2024年广东进出港船舶652.5万艘次,同比呈增长态势
下一篇: 粤“老”越靓!第一批“广东老字号”有这些特点